一項新研究發(fā)現,50 歲以下的腸癌患者經常會出現診斷延誤,盡管近幾十年來該群體的腸癌發(fā)病率顯著增加。
盡管在 15-24 歲的年輕澳大利亞人中,腸癌的發(fā)病率幾乎增加了兩倍,并且十分之一的新腸癌病例發(fā)生在 50 歲以下的人群中,但新的研究表明,年輕患者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得到診斷,而且診斷時間更晚在疾病的階段。
由麥考瑞大學澳大利亞衛(wèi)生創(chuàng)新研究所的 Klay Lamprell 博士領導的團隊在 BMJ Open 和 BMC Primary Care 上發(fā)表的研究是第一個調查早發(fā)性腸癌患者對管理衛(wèi)生服務障礙的建議的研究來診斷。
“我們的研究發(fā)現,一些年輕人花了 3 個月到 5 年的時間看多位醫(yī)生,有些人在被診斷之前去看了 10 次或更多次全科醫(yī)生,”Lamprell 博士說。
她說,由于腸癌通常會影響 50 歲以上的人,因此醫(yī)生可能會根據對腸癌的低懷疑度來調整他們的診斷方法,即使年輕患者的癥狀持續(xù)存在且惡化,盡管 15 至 24 歲的腸癌發(fā)病率上升了 266%在過去的 30 年里。
自 2006 年以來,澳大利亞的全國腸癌篩查計劃每兩年向所有 50 至 74 歲的澳大利亞人郵寄一次免費檢測,據估計腸癌死亡率降低了 40%,并導致更早的診斷。
50 歲以下的澳大利亞人不包括在定期的免費腸癌篩查計劃中,因此及時診斷取決于那些尋求癥狀幫助的人——但這只是故事的一部分,Lamprell 博士說。
患者故事
Lamprell 博士和她的同事通過英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腸癌支持小組網站,探索了 273 個不同的患者自我報告的故事,講述了他們的診斷,以及他們對延遲診斷的醫(yī)療服務因素的看法。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財經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