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眼科學雜志在線發(fā)表的一項研究表明,具有臨床意義的白內障與血管原因導致的死亡風險增加有關,例如中風和心臟病發(fā)作。
白內障手術是治療白內障的唯一有效方法,白內障是導致失明和視力障礙的主要原因,因此也是最常用的眼科手術。研究人員可以將其用作具有臨床意義的白內障的替代物。
幾項研究研究了白內障手術與任何原因導致的死亡率之間的關聯(lián),但產生了相互矛盾的結果,因此作者開始通過查看特定原因導致的死亡來調查白內障手術與死亡之間的關聯(lián)。
作者訪問了 14,918 名年齡在 40 歲或以上的人的數據,這些人參加了 1999-2008 年美國國家健康和營養(yǎng)檢查調查周期。其中包括 2,009 人 (9.61%),他們報告說他們接受過白內障手術。
在 10.8 年的中位隨訪期內對死亡進行了追蹤,在此期間,3,966 名(19.1%)參與者死亡。自我報告的白內障手術患者更可能死于各種原因,某些特定原因導致的死亡也更可能,包括血管疾病、癌癥、事故、阿爾茨海默病、呼吸系統(tǒng)疾病和腎臟疾病。
考慮到一系列社會經濟和健康因素后,只有自我報告的白內障手術與血管相關死亡率之間的關聯(lián)仍然顯著。
與未接受白內障手術的參與者相比,自我報告白內障手術的人死于任何原因的風險高 13%,血管原因死亡的風險高 36%。沒有觀察到自我報告的白內障手術與癌癥、呼吸系統(tǒng)疾病、腎臟疾病、阿爾茨海默病或事故之間的顯著關聯(lián)。
作者認為氧化應激、晶狀體蛋白或抑郁癥可能是將白內障和血管死亡風險增加相關的共同因素。研究表明,氧化應激誘導的 DNA 損傷有助于白內障形成并促進動脈粥樣硬化。
晶狀體蛋白是晶狀體的主要成分,也參與調節(jié)對炎癥和缺血等應激源的反應,白內障中發(fā)生的晶狀體蛋白可能代表一種更廣泛的疾病,導致血管死亡率更高。
已證明白內障患者比沒有白內障的患者更容易患抑郁癥,即使在接受白內障手術后也是如此,而患有抑郁癥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更高。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財經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