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島嶼周圍美麗、多節(jié)、布滿裂縫的珊瑚礁是海洋避難所和抵御暴風雨的天然緩沖區(qū)。但隨著氣候變化的影響導致世界各地的珊瑚礁白化和破壞,極端天氣事件變得更加普遍,沿海社區(qū)越來越容易遭受頻繁的洪水和侵蝕。
麻省理工學院的一個團隊現(xiàn)在希望用“建筑”珊瑚礁來加固海岸線——可持續(xù)的近海結構,旨在模仿天然珊瑚礁的波浪緩沖效應,同時也為魚類和其他海洋生物提供棲息地。該研究發(fā)表在《PNAS Nexus》雜志上。
該團隊的珊瑚礁設計以圓柱形結構為中心,周圍有四個舵狀板條。工程師發(fā)現(xiàn),當這種結構抵抗波浪時,它可以有效地將波浪分解成湍流射流,最終消散波浪的大部分總能量。研究小組計算出,新設計可以減少與現(xiàn)有人工魚礁一樣多的波浪能,但使用的材料卻少了十倍。
研究人員計劃用可持續(xù)水泥制造每個圓柱形結構,將其模制成可自動組裝的“體素”圖案,并為魚類探索和其他海洋生物提供棲息地。
這些圓柱體可以連接起來形成一堵長的半透墻,工程師可以沿著海岸線將其豎立起來,距離海岸約半英里。根據(jù)該團隊對實驗室規(guī)模原型的初步實驗,設計的珊瑚礁可以將傳入波浪的能量減少 95% 以上。
“這就像一個長波浪破碎機,”機械工程系海洋科學與工程教授邁克??爾·特里安塔菲盧 (Michael Triantafyllou) 說。“如果海浪有 6 米高沖向這個珊瑚礁結構,那么它們最終在另一側的高度將不到一米。因此,這消除了海浪的影響,從而可以防止侵蝕和洪水。”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wǎng)站立場無關。財經(jīng)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