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什么是地役權通俗易懂,地役權通俗解釋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相鄰權是為了調整由不動產相鄰關系而產生的不同所有權人之間物權行使過程中產生的沖突而設立的。
2、相鄰關系的定義是指兩個以上相互毗鄰的不動產所有人或占有人,對各自所有或占有的不動產,如土地、森林、水源等在行使占有、使用、收益、處分權時,相互之間提供便利或接受限制而發(fā)生的權利、義務關系。
3、地役權概念源于羅馬法,是最早的他物權制度,與人役權制度共同組成役權制度。
4、地役權的傳統(tǒng)定義是:為了便于在自己的土地上行使權利而利用他人土地的權利。
5、承擔地役權的土地為供役地,利用地役權的土地叫做需役地。
6、《物權法》地七章中9個條文對相鄰關系進行了規(guī)定,而第十四章用14個條文對地役權進行了規(guī)定。
7、從體系上來說,第七章屬于所有權編,而第十四章屬于用益物權編。
8、從這個體系安排上你就應該知道這兩個權利的權利性質的區(qū)別吧,概括之,區(qū)別如下:一、相鄰權是法定權利,而地役權是約定權利,須采取書面形式訂立地役權合同。
9、二、基于第一點之原因,相鄰權的獲得是無償的,而地役權的獲得一般是有償的。
10、三、基于第一點之原因,相鄰權無須登記,而地役權可以申請登記,不登記不得對抗第三人。
11、四、相鄰權的不動產是必然相鄰的,地役權的不動產不必然相鄰,即供役地和需役地不一定不一定相鄰。
12、五、相鄰權不是獨立的物權,而地役權是獨立的物權。
13、六、立法保護的尺度不一樣,物權法84條的“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之解決相鄰關系原則較之物權法156條:”地役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利用他人的不動產,以提高自己的不動產的效益”的規(guī)定,明顯尺度不一。
14、后者更傾向于保護地役權權利人的合法權益。
15、而前者并無立法上的傾向。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財經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